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我不會傷心夏天在不知不覺中過去

我們都很喜歡藍色大門這部電影。

當然,如果我是在25歲的現在才第一次看這部電影,也許我就不會那麼喜歡,也許會覺得那樣太過青澀太過不真實。我還想的起那些夜裡,我們坐在行大或羅馬廣場彈吉他跟唱歌的樣子,那時我們可以一整夜不睡聊天到天亮,然後一起吃完早餐去上8點的課。而如今的我,即使仍舊八點出門,卻是為了每個月那微薄薪資上班去,年過25歲以後,身體似乎連一天的熬夜也受不了,肉體老化的速度快到措手不及。

我們總是疑惑也總是擔心,在每一個新年來到的時候覺得自己停滯不前、在每一次的生日時覺得自己沒有長進、在每一個說再見遠行的時刻覺得自己被遠遠拋下,於是我們總問對方:

「我們到底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呢?」

張士豪成了大仁哥,孟克柔成了林美寶,而我們呢?我們不再半夜唱歌、沒有擺爛面對隔天小考的廢人精神、不再有看一堆書跟電影然後討論的時間。當我們問對方說「之後想幹嘛?有什麼打算?」的時候,我們是真的在問你‧的‧規‧劃,好像那種說喔就想出國呀也不知道耶反正總是會有辦法嘛的時候已經離的好遠好遠了。直到25.5歲的現在,我還是不知道自己會變成怎麼樣的大人。

但你們總是這麼溫柔地待我,在我恐慌的時候要我自信。昨天收到了遲了半年的生日卡片,卡片中你說我們一起度過了最年輕幼齒多汁的青春歲月,而40歲也許不過是一晃眼的事情。你的文字太過真摯,導致我有點害羞,但我不禁想,也許在今天以後的好多好多好多年裡,我還是會一直問你們「我們到底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我會一直問,直到哪一天我終於發現自己老的不行不得不承認自己早就已經成了大人,也許哪一天我發現自己成了我當初最不想成為的那種大人的時候,我終於停止發問。

然而,我閉上眼睛想像,你們再不需要回我「我們留下了什麼就成為了怎樣的大人」,而我也不再想聽到任何答案的那天到來,我仍然看得見你們站在藍色大門的那邊。你們站在那裡笑著嗆我,歲月肯定已經在我們的身軀上留下些痕跡 (而我們從來都不是會去打醫學美容的那種人→但阿狗可能會去打!),但是我還是看得見你們,如19歲時一樣。


連餐廳都已經消失的久遠前哈哈哈,我的沙茶肉絲蛋花烏龍麵(哭哭)

2014年1月15日 星期三

了解


我想我傷害了一個人,我是無心的,以為這樣會比較好笑,但其實我在說90後白目的同時,卻也忘了自己即使已經邁入20代的後半部,卻也還不過是個連校門都還沒走出的屁孩,我還不夠成熟。我以為自己已經長大到能夠稍微理解其他人,但這輩子腳長的超大的我,始終是那個塞不進別人鞋的大腳女(鞋號41哭哭),是的我終究還是不懂,所以傷人。

我其實很佩服呀,在我家大小聲以後,你一聲「喔我們好像沒有吵過架吼」,我們就又好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樣,開始說起別人的事情。就像過去那幾百天裡面所做過的事一樣,聊聊別人的八卦,講講無傷大雅的小閒話,然後說了掰掰。門關上以後我就開始哭,當你想得到朋友的了解,卻離的越來越遠,原來我不僅不了解我的朋友,更加不了解我自己。

2012, 台北

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回到原點重新開始的2014

整個12月我都在打工中度過,等到回神過來才發現又要過去一年,一年回顧文也已經邁入了第四篇。現在臉書功能越來越多,每到年末都可以透過應用程式自動幫你回顧整年大事,都省了自己動腦想的時間。要我說來,2013年的關鍵字大概是「慢」了吧。仔細想想,大學比別人慢畢業、論文多拖了半年、研究所也就只好順理成章多念了半年,看著周圍的朋友一個個進入職場,而我還在學校這裡死拖活拉當個小米蟲,我真是慚愧的要死啦(哭哭T__T) 而我的一年一度回顧文,也沒有脫離慢的主軸,硬是拖到2014了才要開始寫。

冬天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我穿著媽媽給我的20年舊毛衣,一個人拖著快40公斤的行李到了米蘭,一反我對於歐陸乾燥的印象,冬天的米蘭居然像是濕濕冷冷文山區的max版,到米蘭的第一個夜晚我拿著地圖走到了大教堂,想要找尋布希跟我說的好吃gelateria,即使那根本不是什麼適合吃冰的天氣,但我想我只是想要藉著這樣的行為尋求一個遙遠的陪伴,因為這次我是真的一個人了,沒有任何認識的朋友,一點都不熟悉的語言,而我其實也很害怕孤單。後來我去過大教堂很多次,但我現在都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大教堂的那個晚上,我在附近連到了免費wifi傳了duomo的照片給布希,大教堂在濃霧中看起來很不真實,而我之所以可以見到這些美好,是因為你們給我的鼓勵。


在米蘭的五個月裡,我從冬天走到了夏天,當我離開米蘭的時候,我不再是自己一個人,米蘭即便再小再sketchy,卻都因為了這些朋友而顯得可愛。雖然在Bocconi的時候,我經常感覺自己格格不入,像是個誤入第五大道的鄉巴佬,在米蘭的五個多月裡,我沒有一天不感覺自己可能真的沒有過好日子的命,為什麼對於莫大宿舍的苦日子反而比較適應??!!!!!

這些日子裡我去成了一些一直想去的地方,在我的旅行清單上打了勾勾,同時也在清單上增加了一些地方。我一直是個急性子的人,以前的旅行我總是想在幾天的時間內盡一切可能地看更多的東西。但在這半年間的,我並不總是如此,我開始學習慢下腳步來感受一件事,例如:花一整個下午坐在海灘邊吃著剛烤好的餅乾,什麼都不做的只是看著海。我逐漸感覺,想看的東西不可能看完,清單只會越來越長,而唯一能做的不過就是好好把握每一個當下,享受跟朋友一起曬太陽的時刻、也享受自己一個人吃冰淇淋的時刻,每一件事情都是好好的、真心的。

於是,不再把旅行當作目標之一,也許是我2013年最大的成長。

回到臺灣以後,經歷了一段打混玩樂的日子以後,我閉關了幾個禮拜把論文趕出來(但感謝我的論文讓我見足了我的迷妹朋友們),然後論文趕完後我就跑回高雄休養了10天,接著是一連串的12月瘋狂打工日子,每天過著早上七點起床,晚上11點半到家,12點睡覺,然後再7點起床。就這樣,我迎來跟2013年說再見的時刻。

2012年年末,我搬離文山區成為萬華的漂泊女子。在2013年年末,我離開萬華又回到這個像是另外一個家的指南路上。我感覺自己的生活繞了一圈,最終還是回到原點。但是,這個原點跟2012年年末的那個點還是相同的嗎?跟2006年第一次來到指南路的那個原點是一樣的嗎?

其實,我還是沒辦法回答,畢竟我的人生截至目前為止經常在打轉。但我總覺得,人生中每個不小心的偏離軌道,每個出乎意料的繞路,慌張不安的我總是遇到真心待我的人們,他們也許年長、也許年幼(比例漸高!!)、也許熱情、也許冷默(如我的表哥室友T_T),但跟他們相處的過程,我似乎又更了解了自己一點,關於我的惡也關於我的好。

我感覺自己無法為今年的一切評分來個排行榜,但我真心感謝成就我2013年的每一位。2013年,又是個美好的一年,我終於寫完了論文(雖然還沒口試)。希望我喜歡的每個朋友都能有美好的2014年。我愛著你們,也想跟你們一直當朋友,一直這樣嘻嘻哈哈,一直這樣下去,然後希望我們可以一直笑著,1314  :)

Santorini, Greece,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