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迦南美地

六點14分,趕去上義大利文課的路途中,她摔車了,以一道弧線的優雅懸浮在半空中0.8秒以後,趴倒在隧道口前面,幾台路過的機車騎士停下車來把她從馬路中間扶起。「要不要幫你叫救護車?」、「站得起來嗎?」、「你還好嗎?」她沒有回答其中任何一個問題,只問了「臉上傷口大嗎?」,問出口的瞬間她才發現原來自己比想像中的還愛漂亮。幾個陌生人把她扶到了路邊,她看著橫躺在路中間的機車,以及散落四處的物品,第二個跳進腦中的念頭是「幸好今天沒帶筆電出門」,那台黑色的四方體其實就是研究生的生命。她婉謝了善心的陌生人叫救護車的提議,年約50歲的太太帶著擔心的眼神離去,她最終一個人坐在路邊。

下一步要做什麼呢?她覺得自己只是皮肉傷,好像還可以去上一堂要價300元的義大利文課?但是左上腹的疼痛又讓她懷疑自己是否該去看醫生?或是至少簡單做個的傷口清理?這是她第一次摔車,她沒有過這種經驗,她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才好,她想打電話給人詢問,卻不知道要打給誰才好,打給媽媽肯定會讓她擔心,但除了家人又有誰可以在這時候幫助她呢?手機通訊錄裡這麼多的號碼,此刻看來毫無意義。她不知道要打給誰,不知道手機裡的聯絡人誰願意接這樣子的電話,她不知道自己希望接電話的人說什麼,不知道電話如果被接起了自己該說什麼才好,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打電話。

「我摔車了。」
「恩。」
「我說,我摔車了。」
「恩。」

六點27分,她在路邊坐著,感覺臉上發燙、身體的肌肉疼痛了起來,手上腳上的傷口在滲血,她只知道臉上的傷口會痛,慶幸今天出門前從包裡拿出筆電,現在眼前有一輛輛的車開過,而她一個人坐在路邊,沒有人注意到。她用手機連上臉書,發了近況。。

在軍功路上第一次雷殘,我現在坐在路邊,還要去上課嗎?」

六點27分58秒,叮咚叮咚,幾個朋友在臉書上回覆了她的動態、詢問她是否一切都好。
六點28分24秒,手機響起來,有個朋友打來詢問是否要來接她。

她想起書裡說的,人的一生中總是不斷在尋覓那個可以解答我們疑惑、指引方向的摩西,然而摩西根本不存在,這一切只是我們過於樂觀的期望與等待。

不是的,摩西真的存在,只要你有網路,甚至能走得更遠,到達那留著奶與蜜的應許之地。

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張開眼睛的粉紅世界


好久沒有寫字,都忘記了那樣的感覺是什麼,那天嚕嚕說覺得我很會寫,我才發現原來自己在別人眼中還有這樣的一面。這幾個禮拜對我而言就像是雲霄飛車一樣的刺激,好久好久沒有大哭,從美國回來以後卻已經好多次了,還是那種放聲大哭、無法克制自己的呼吸、鼻涕眼淚都一起下來的那種,每次哭完以後,我都會很驚訝原來我還是一個會這樣掉眼淚的人。

「這點夠女生了吧!」
眼淚、依賴、不安的情緒,其實我一點都不堅強,我每次都會在內心這樣想。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總是會被人形容成「獨立」的女生,即使我總是覺得自己是個依賴大哥哥大姊姊的小屁孩;他們說我「不會撒嬌」,但我在莫斯科時和潤姊和怡萍窩在宿舍女孩心事的時候,她們都會摸摸我的頭說我是「全世界最會撒嬌的小女生」。好兩極的評價,是我蒼老的速度太快?還是世界的改變太快?

但這幾個禮拜下來,我真真實實地感受到,正是那些片段的細碎過往,形塑了現在的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其實是有很多微小的支持跟陪伴才得以成型。少了那些的自己,其實什麼都不是呀!然而,即使我焦慮、哭泣,世界也沒有因此停止旋轉,甚至我的腳步也沒有停下,每天在沒有頭緒中看論文資料、讀義大利文、臉書、覺得自己又肥又醜中度過,就這樣一直一直往前走, 日子這樣過去,離畢業好像也沒有很遠了。有時候,覺得我的生活就要起了什麼大變化,但睡了一覺起來,會發現改變的只有哀鳳的電池殘量。

好像是從高中開始,每當我感到寂寞、感到沒有人可以對話的時候,我都會拿起手邊的一本書,隨便翻開一頁,我相信映入眼簾的第一句話帶著某種啟示,這是我的信仰。那天,在誠品我對阿列說:「我們現在來實驗一下吧!」



「不要悲傷」



夜晚書店嘈雜的人聲、手札裡面的代辦事項、2013的春夏流行...這一切,看似有所變動卻仍是看似無盡的人生,罔顧2012的馬雅預言,除了變黃的樹葉及枯萎的花朵,絲毫沒有末日的氛圍。想著在我身邊的阿列以及那四個小小的鉛字,我知道,除了自己的想像,沒有任何事物可以真正傷害得了我,我們的生活也許是由一半的粉紅、一半的藍色所組成,就好像白天黑夜一樣,我只是剛好自轉到了blue的那一面。


Я ясно вижу,不管是你的閃爍眼神或是他們的擔心,我都看得很清楚。架上的新書,我慫恿顏阿列購入,美好的東西其實離我並不遙遠,我只需要張開眼睛、轉過身,就能看到粉紅色的世界。

2012年7月8日 星期日

首爾吃吃喝喝Isaac Toast

這家店很多旅遊書都有介紹,網誌的遊記也都會寫到,想說都出國了每次只要在路上遇到書上有介紹的店,我都會盡量去吃。在我買的旅遊書裡面,把這家寫得太好吃,之前不知道是連鎖的時候還想說到明洞時要特別去吃,哪知道某天經過校門抬頭一看,才發現原來那店就在燈火闌珊處,就快樂地去嘗試了!!!!!

首爾市立大校門旁的Isaac! 
有趣的是,看似落落長的菜單,其實就是排列組合,雞蛋、培根、火腿、野菜、起司、肉排....各種東西組合來組合去的,我第一次嘗試的是火腿+起司+野菜Toast,一個要價2000韓圜,算算合台幣也要50多塊,一點都不便宜。

菜單好長好長好長。
這家店的付款是自助式的,點餐後就可以自己在前面的錢櫃付錢找錢,好像是因為衛生問題,總之店家只會專注在做餐點盡量不去碰錢。點完菜以後,老闆就會熟練的在麵包上塗上厚厚的奶油,雖然一看就覺得胖(而且我在台灣吃都會說不塗奶油),可是真的是吃一口就覺得美味無比!!!!雖然我點的那個菜單裡面沒有說有蛋,不過其實還是有放煎蛋上去,之後點過幾次別的餐點也都有蛋,這樣我不知道只點蛋吐司的話裡面到底是有什麼XD 蛋也不是台灣美而美那種荷包蛋,是打散的蛋汁去煎的,配上起司還有野菜真是太好吃了,我愛死野菜裡面的醃黃瓜,之後不管我嘗試各種組合,野菜都是必點的!!!!

老闆娘熟練塗上厚厚奶油好好吃!!
自助式的找零!
不過截至目前為止,我來韓國兩周,吃了Isaac至少5次以上(頻率應該算很長吧!!)這是至今我唯二有回顧的店家,不管早餐午餐或晚餐,因為Isaac是全天經營,有時候回來還沒吃晚餐就算八九點了我都會買這個來吃,可見得他對我的重要性 ヽ•´з`•ノ♬ 雖然他就是韓國的美而美,但是這個美而美怎麼可以這麼好吃呀!!!! 拜託大家以後來韓國一定要吃吃看T____T 而且我截至目前為止,跟每個韓國朋友說我很愛Isaac,大家都是露出一副「阿這個真的很好吃呀」的表情回應我,真的是無國界美食



Isaac帶給我活力滿滿的一天

2012年7月1日 星期日

首爾生活日記 week1

這是我第四次來到首爾,以前來的時候我都還不是泡菜人迷妹,韓國的歐爸跟美少女們我一個都不認識,那時候眼中只有卡咩還有佐藤健(・ε・●) 想當然爾,出發到韓國的心態也會是完全不一樣(恥) 但即使是迷妹我,我也還是要強調,追星什麼的不是我來這裡的目的,對於韓國歐爸的肉體或是韓妞的長直腿我也一點興趣都沒有,更多的是希望可以靠著便宜的方式來這裡見見我的韓國朋友(●′ω`●) 我可是一點點淫糜之心都沒有的!!!!


但總之,第一周的首爾生活,非常的愉快!!!! 見到了朋友,去了幾個地方,每天在小山丘上爬上爬下,我覺得自己的小腿又健壯了不少!出發前因為擔心來韓國會變胖,從四月底我就積極運動為發胖做準備,沒想到一公斤都沒瘦下就來到了首爾,很開心的是來自同行的學妹給我的情報,去年參加這活動的人平均瘦了四公斤才回國,太棒了,我好期待瘦下四公斤的自己(喜孜孜)


這次來的學校是首爾市立大學(서울시립대학교),位在地鐵1號線的清涼里站附近,不過雖然說是附近,從地鐵站出來要走路15分鐘左右才會到校門,從校門走路到我住的國際學舍又要15分鐘,首爾的山丘地形上上下下,每次走這30分鐘真的是很哭哭,不過想到我的4公斤,我又可以健步如飛了(喜洋洋)住的方面真的是很好,相比幾個我過去住過的學校宿舍,這裡簡直是天堂!!!!!!!!!!可惜韓國房間是男女分房,大家期待的歐爸出浴美景圖,我無緣觀賞,韓國畢竟還是亞洲國家,不像歐洲這麼開放男女共用衛浴啦,啾咪^3<


學校很美麗之校園有小湖泊
宿舍很高級之我有獨立小雅房


畢竟不是第一次來,幾個該去的大景點其實也都去過了,但在每天的走路走路走路之間,居然還是可以感受到不一樣首爾之美,城市能探討的問題實在太多,尤其韓國這幾年在觀光方面真的做的很好,各個觀光景點都有很多免費的韓國體驗文化,針對外國人還有到各城市之間的免費巴士可以搭乘,實在是自助旅行者的天堂!!!!於是我決定不可以浪費要好好利用這些資源,但在這之前我還是要先見見好朋友們,他們才是我來這裡的重點呀!!!!!

首先登場的是在馬德里認識的Arum,五月底時她來台灣玩的時候我們也短暫見面了30分鐘,在馬德里的way hostel認識的時候(他居然還記得hostel的名字真的記憶力有夠她X的好),真的沒想到我們會持續聯絡到現在,一個人的旅行總是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對我而言,Arum就是西班牙之旅最大的驚喜之一﹝當然巴黎之旅的驚喜就是夏赫勒♥﹞,這些旅程中認識的朋友,雖然相處的時間很短暫,但總是可以帶給我很多的溫暖,在我需要協助的時候他們也總是義不容辭的伸出雙手,我愛你們,言語難以形容。

我們是2010年的寒假認識的:) 

這次來到首爾,更深刻地感受到我是如此享受一個人的旅行的過程,發現自己一點都不喜歡團體活動,每個學校共有的課程都讓我如此不耐,實在很受不了團體行動的旅行方式,我喜歡下課以後視當天的心情決定要去哪裡走走,只是一個人走在城市裡,看著櫥窗都可以是種享受,單獨行動也可以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去遇見不一樣的人,跟更多的人接觸。那天學妹問我,為什麼都不會怕迷路,我才發現自己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迷路之於我,甚至也可以是享受的過程。

禮拜天的下午,沒有和其他同學一起去看足球賽,一個人吃完Issac(大概就是韓國的美而美的感覺)的美味早午餐後,我到了距離學校只要兩站的跳蚤市場(서울풍물시장),在這裡真的是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 每次的旅行我最喜歡去逛市場,不管是傳統市場、跳蚤市場還是超級市場我都好喜番ヽ•´з`•ノ♬ 

地鐵2號線新設站出來走路5分鐘就到了:D
會知道這個地方其實是因為看了Running Man,去年少女時代允兒還有Sunny的那一期,就是在這裡玩捉迷藏的!!!!(好啦我勉強也算有追星行程) 在這裡看到我來首爾一個禮拜見過最多韓國大叔的地方,畢竟平常都在學校或是明洞之類年輕人聚集的地方,這裡真的是中老年人的天堂,年輕人真是少之又少,雖然設了觀光中心,但是就算是周日外國人也很少,網路上查了一下相關的遊記也很少,看來真的不是個歪國人會去的地方。

走往跳蚤市場的路上,都是成堆的阿糾西在路邊的攤販購物。
在一堆軍服跟釣魚器具中間,看到了一個胡迪在裡面,老闆娘看我在拍照,還來幫我把胡迪排好位置領巾重新綁好,說要「讓他帥氣一點」,真的是太可愛的老闆娘了,問了價錢以後說是要5000won,只要100多台幣,我就可以讓他腳底寫上Alla,但前一天在明洞錢包破洞的我,當下真的買不下手,沒想到後來想回去買,卻怎樣都找不到那個攤位了 T^T Woody lives forever but not so little boy,攤販的神隱就好像自己的童年,在不知不覺中消逝也不會再回來了。

在跳蚤市場中巧遇我愛的胡迪 ♥ 





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

堅強的存在

「由男人的眼光看,一個太依賴的女人是可憐的,一個太獨立的女人卻是可怕的,跟她們在一起生活都累,最好是既獨立又依賴,人格上獨立,情感上卻依賴,這樣的女人才是可愛的,和她一起生活既輕鬆又富有情趣。」 - 周國平








以上是目前受到所上男孩們的評比,適合拿到交友網站的照片,課程結束以後,總是會賴在所上聊天到半夜,所上的人很認真地為我們幾個單身女子分析可能的問題,什麼要更懂得依賴、懂得放線、反覆練習欲擒故縱的手法。但有時候覺得,如果真實的人生像養成遊戲一樣簡單就好了,那些攻略手冊放諸現實到底能實現多少,那些別人的人生還有愛情,終究是屬於他們的,我真的很恐慌,但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了解多少別人故事背後的真實意義。

他們說,你要學習收起身上的保護自己的刺。
老師說,你很性感,但是神秘感不足。

最近似乎對於運動著了迷,從四月底開始,到現在持續每天運動居然要兩個月,算算也破了我人生近24年來的紀錄,從小最討厭運動跟流汗的我,現在居然成了每天跑步游泳做瘦身操的女子,也許再過幾個月我就會變成sporty girl。在我的命定男子還沒出現之前,我還是先更努力的專注於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因為男人都不在了,更要堅強的存在吧。

題外話,後天要去韓國一個月,突然有點不真實,回來以後,台北又是那個有布希有阿列的城市了:D 

2012年6月16日 星期六

颱風天


碩一下學期順利結束,離暑假的爆炸開始前,居然還有一整周的空閒時間。那天在所圖,話說著說著我居然就哭了,已經記不得有多久沒在人前掉眼淚,其實我覺得自己是壞女人,一點也不善良不可愛,雖然說著已經放下,但偶爾腦袋空下來的時候,還是會追尋著那些早就不可能的可能性,我想自己還需要一些時間和自己對談,我知道,你不是我最愛的人,也不是最愛我的人,不管是布希、阿列、庭如、佩岑姐....愛我或我更愛的人有更多,但是我還是在意,在意不是最愛我也不是我最愛的你,我覺得自己很丟臉,從各種方面來說都是。


人的恐懼源於依賴,愛情的開始也源於依賴,這樣說來恐懼跟愛情其實是相同的。


民國101年06月16日20時,強烈颱風 谷超 (編號第 04 號,國際命名 GUCHOL),中心位置位於北緯 14.9 度,東經 128.8 度,以每小時24公里速度,向北北西轉北進行。颱風中心氣壓 935 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 51 公尺,瞬間之最大陣風每秒 63 公尺,七級風半徑 200 公里,十級風半徑 100 公里。 


熱帶低氣壓在南邊形成,也許會帶來豪大雨,我的心也隱隱震動,我想念我滯留我期待逃離,我已經無法等待往北方前進那天到來,離開這個有惱人事務的國度,前往有我最愛的歐霸的北方國家,我會在六輯的帥氣男孩笑容裡忘記你,等我回來,這複雜又耐人尋味的天氣便會結束。暴雨會結束,而我會穿上泳裝,前往海邊。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En l'absence des hommes


En l'absence des hommes。
由於男人都不在了。

哀傷是個真實的地方。
幸福也是個真實的地方。

只要記住瞬間,把每個當下當成最後一刻,我們就可以勇敢去愛、去感受、不去想下一件事情,每個瞬間都是獨一無二。雖然很困難,但只要跟你在一起,就可以辦得到,是你讓這困難變成可能,讓這一切變得簡單。

你的存在,我的存在,我們共同存在的瞬間,就是真實。

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種種可能

種種可能。

我偏愛咬手指。我偏愛白雪公主與愛麗絲。我偏愛我對大海的喜歡,
勝過我對山林的喜愛。我偏愛笑起來像孩子的人。我偏愛例外。我偏愛那些聽不懂的語言。我偏愛睡前的小說。我偏愛滿月。我偏愛空無一人的操場夜跑。我偏愛五元的手繪卡片。我偏愛長洋裝。我偏愛綠色。我偏愛賴床。我偏愛熬夜。我偏愛老舊鍵盤打字時的答答聲。我偏愛腦海中的小劇場。我偏愛2D世界的帥氣男孩們。我偏愛契訶夫勝過托爾斯泰。我偏愛打開櫃子發現信件的瞬間。我偏愛我的偏心。我偏愛可以天天慶祝的紀念日,勝過記事本裡標記的節慶。我偏愛我的深色眼珠。我偏愛粗框眼鏡。我偏愛離題。我偏愛許多此處沒有提及之物,勝過許多我也沒說到的事情。我偏愛牢記此一可能性:生存的理由不假外求。
 
 
※讀辛波絲卡的《種種可能》有感。

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生活的瞬間

「本來就沒有永遠這種東西。別說永遠了,連時間這種概念,也是人
為的虛構概念罷了。真的存在的只有瞬間而已。」─《雞冠花的紅,柳葉的綠》。

春末夏初,我的生活的每個角落,充滿了「瞬間」。有些事情感覺久遠,但想想卻又只是眨眼間,某些細小的差異、微小的爭執造成了彼此之間的鴻溝,事後回想也許會覺得有些可笑,但即使清楚明白這些道理,每個瑣事對於當時的我仍然如此重要,很單純,因為我只能活在每個今日,每個瞬間。在一個碰觸的瞬間喜歡,在一個動作的瞬間討厭,在一句話的瞬間釋懷,生活,就在此處。

每天腦海裡的小劇場都在上演,最喜歡玩在路上找菜的遊戲,但總是一個都遇不到,但當決定要找醜人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菜的潛力無窮大。那天送給胡月的書的文案:「當你懂得暫停,轉身就能發現世界就在你眼前 」,對我而言大概是「當你懂得腦補,轉身就能發現世界充滿金希澈(或錦戶亮)」。生活,就在此處♥ 
 
 
 
 

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生活的藝術


13號星期五,我們打扮成胡迪崔西報告皮克斯的個案。

越來越這樣覺得,就讀研究所至今已經半年多,在學識部分好像沒什麼進步,但我對於自己的了解卻越來越深,我感覺自己可以是個好的執行人,卻不是好的發想人,又或者是我所擁有的像像能力,完完全全不是在我現在所就讀的領域所能展現,講老實話,經常覺得沒自信又痛苦。每次跟以前的朋友說到這些事情,大家都會說不會呀妳不是這樣的人呀之類的,但我想自己在這裡其實真的經常不知道要幹嘛,導致到後來每件事都很不了了之,沒什麼事情是我真的認真投入去做的。

「那你讀研究所要幹嘛?」

以前被這樣問的時候,我也會說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表情略帶惶恐),現在我已經決定了,面對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我就是要擺張臉說:「不然我要35歲的時候被問說我碩士資格在哪裡的時候再來唸嗎?」( 聽起來有沒有很有guts!) 你可以說我膚淺也可以說我沒內涵,通通都隨便啦,懂得面對內心真正的自己也是很重要的,我也不太相信每個我周圍的同學真的都知道自己幹嘛要來讀研究所。

然而,雖然我總是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在報告、助理、打工中混亂地度過我的每一天,但我覺得自己卻越來越懂得欣賞生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在好天氣的時候就帶著書到羅馬廣場、沿著河堤散步、在草皮上曬太陽、夜晚的時候走在人很少的路上,看著周圍的店家打烊,在這樣日子裡,偶爾會以為自己還待在莫斯科:雖然擁有的東西不多,卻內心富足。

也許我在某些人的眼裡是個失敗者,成績普通、報告不特別擅長、理論記得沒別人好、美工能力也沒別人強,從很多外顯方面,我都不是合格的,甚至因為單身到天荒地老,似乎連女性魅力也缺乏,真的是很悲傷。我想,真實的生活裡大概沒人喜歡寂寞,但我們經常被迫習慣寂寞,所以最幸運的大概是擁有了可以信任的人,一起做喜歡的事情、一起分享有的東西、認真地度過在一起的時光、珍惜在我身旁的人,對我來說這才是生活的態度與意義,也是幸福。

昨天讀了《反貧困》這本書,裡面提到所謂的貧窮除了是用金錢來做思考以外,也包含了人際關係、社會網絡的貧乏,因為那些一直陪在我身邊的人,雖然我總是因為缺錢而當到各地當派遣,但我仍然感覺到自己很幸福。

天元宮賞櫻計畫失敗,但其實路上就可以找到了:D
一起追星最開心(●′ω`●)
路上撿到的美麗木棉花
象山,我其實喜歡台北,因為我們都在這裡相遇。


ALL NEED LOVE!!
AND I LIVE WITH YOUR LOVE!! ♥
我正在修我的幸福學分,從每一個日常中體會美好。

2012年4月3日 星期二

充滿愛的愚人節


老闆拿著鉛筆在牆上打著草稿,像是端詳一件藝術品一樣在意每個角度跟大小,布希拿著水桶抹布驚險地在三層樓高的鐵窗上,幫我洗窗戶,已經好幾年沒用過水彩的我,在拿著色筆調色盤的瞬間又成了孩子,在牆面上畫上一個又一個愛心,Julie在臉書上留言,要我留一塊空白給她畫。這是一個充滿愛的愚人節,你們沒有說太多安慰我的話,也沒有嘗試鼓勵我,只是陪著我一起在東區街頭走來走去、在陽光明媚的午後和我一起打造空間,而這些都是最真摯的支持。

我很高興在23歲的時候表達了自己的心意,而不是在32歲或是52歲,雖然也許那時候的我可能可以用更富有畫面的文字來描繪你,但那時候的我不知道還是不是能帶著天真直率的眼神,也許我已經老了,但你還是20多歲的你。要說完全不在意是騙人的,但我並不感覺受傷,在那個夜晚以後,我更明白好好活在每個當下是多麼的重要,去感受每個當下的所見所聞所愛,不用詮釋只是感受,對於生活,如果淺嘗即止那只是傾斜的表象,但感受的夠深刻便能感覺世界的美好,那些美好非語言能承受,只能用感官來細細品味。

總是有那麼多曾經親密的人,漸漸從我們生活中fade out,我們帶著一點點的哀傷談論這一切,有些故事都在尷尬中結束,然後隨著事過境遷而淡忘,或許哪天我們可以在笑中聊著全部的故事。愚人節的隔天,前一晚睡覺時我沒有拉起窗簾,陽光從太乾淨的窗戶灑入,我起床抬頭看到佈滿牆面、各色不同大小的愛心,我想,怎麼能再要求更多呢?你們已經給我太多的溫柔。

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關於我的單戀和你們很厲害的愛

 

人們對於成雙成對的期望太巨大,我們以為它們是解決人類永恆恐懼的終極答案(一種情感上的特效藥),因此失望、孤單以及傷痛,無法避免地隨之產生,很多人在長期獨身以後會感到情感空虛,婚姻在他們眼中,就好像樂透頭獎對於窮人一樣。

- 《愛,始於冬季》西蒙‧范‧布伊


在考場當工讀生,跟嚕嚕聊著天,接著翻書就看到這段,太切中核心讓我不禁心驚卻又覺得好笑。雖然我很不想承認這件事情,但是我的確有了喜歡的人,然後處女座的我逃不過慣例,腦海中的小劇場每天瘋狂的上演著,演的我都累了然後就開始自暴自棄,雖然覺得能去喜歡一個人是種幸福,但是我卻討厭自己的思緒會環繞著一個人轉的感覺,所以我焦慮、所以我亂吼亂叫、所以我想要去找個可以讓我不這樣的人去喜歡(即使我知道這極其矛盾)。還記得高中時期,在某一年的聖誕節前的週記簿上,寫了「聖誕節是個充滿愛的日子,而我們應該要勇敢去愛」,但老娘不愧為說說團團員,已經過了好幾年,經歷了爆肥十公斤稍稍減了一點去了俄國又肥又瘦回一點,髮型不知道換了幾個,從立志當個女強人到今天的胸無大志,我卻依然處於「說說的階段」。


忘了在哪裡看過,「愛的裡面藏著心,代表的是牽掛,而情旁邊站著心,代表的是陪伴。」雖然總是沒有男人對我燃起衝動式的愛意,但卻有很多人在我的生活中給了我豐沛的情感,因此,雖然我最近因為單戀而焦慮,但又卻感受到來自周圍的朋友的關懷,而這或許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本質。在往捷運站走去的河堤上,聽到總是冷靜的美國人同學的「我是導演我有幫你寫劇本你不要擔心」,又或者是所圖裡嚕嚕很大聲的說「你很美你不需要改變」,在那樣的瞬間我真的都是感動的想哭的,真的感覺到心裡暖暖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天早上按掉鬧鈴,還躺在床上的我會用手機收信(即使大部分都是廣告信件或是臉書的訊息記錄),然後點進去臉書,完成這兩道神聖的手續以後我才能真正地離開床鋪,開始我的一天。今天點開信件,看到你的郵件,你說我們一起走過很多個美好的夜晚,謝謝我,我卻要說,那些夜晚如果不是你在我身旁,一定不會那樣美好,謝謝你。



「有些愛,可能比男朋友還厲害。」信裡面這樣寫。


吳紹安大師指導的淑女坐姿。
Julie小姐送給我的美麗朱槿花。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007:三件好事


«Перемена квартиры, перемена жизни, перемена участи»
改變住處、改變生活、改變命運。


台上的講者說,一個人的書桌有多亂,他的心靈就有多亂,當天讀《您忠實的舒里克》就看到這一句話,生命總是充滿著太多的巧合。

在創立方當助理的日子默默也三周了,原先的三點成員陣線在第一次會議結束以後少了一人,知道還是小吳老師納的案子比較符合嚕嚕的需求,很為他開心,但是也覺得兩人陣線有點淡淡的哀桑,但感謝仍然有布希在旁邊,不然我想我自己一個人當助理的話大概會崩潰吧。其實很喜歡邱老師,對於那種天生就有講者魅力的人我一直都很羨慕,說話的時候好像都發著光,每次聽老師描繪他的夢想,都會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但也托助理工作的福,這學期真的很忙,原先以為修了幾門營養學分,應該是可以負荷的狀態,結果開學至今,每天我都在趕隔天的進度,沒有一天有餘裕,但是這種忙碌的感覺,很累卻充實,真的很開心能遇到兩個我這麼喜歡的老師:-D

在莉達的塗鴉牆上看到她說:每天回想三件開心的事情,可以帶來好運。早上起床後發現今天是個好天氣,中午師大公園曬著太陽吃完了午餐,傍晚要離開公企時發現今天有夕陽,晚餐結束抬頭發現天空有星星。隨便想想就超過三件,我好奢侈

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

003:想像力與夢境


不知道到底是Design Thinking這概念太紅,還是因為我在這裡才覺得這概念很紅。進入研究所半年來,遇到什麼問題的時候總是會聽到有人提起Design Thinking的重要性,設計思維、跳脫框架、不設限發散想法、總結收斂blahblah,說老實話聽的很煩,因為我的確不是那種可以輕易跳脫框架的人,但有時候聽著對於Design Thinking大談闊論的人,會覺得不能跳脫框架去思考的我好像太廢物了一點【你這個失敗者!他們這樣說!】 。世界在不知不覺之間,還是二分法了,能或不能、會或不會、做得到或做不到,但為什麼沒有第三種可能性?而只要我被畫分到「不XX」的那一區塊的時候,就仿若烏雲罩頂,前途未明,真是哭哭。

最近重讀一系列反烏托邦小說,從薩米爾欽的《我們》、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動物農莊》、到布萊柏利的《華氏451度》,每個故事裡面都有一個對生活的軌跡產生懷疑的主角,我當然不是說自己是那樣子的一個角色,事實上對於生活的很多疑惑我都是被動接受﹝KTV必點歌曲在這種時候看來真是種預言,這大概也是某種人生的巧合﹞,大多時候我不是個喜歡批判的人,雖然知道做為一個研究生,批判能力正是我們所需要培養的,但太多人所謂的批判在我聽來都像是強迫別人接受概念,想逃離想沉默,可是他們要我發言要我說話要我批判要我表達。

真的感覺到自己的能力薄弱,我其實很羨慕可以大聲說出「我想要變強」的那種人 ,當我面對世界這張大網的時候,我總是掙扎地太少 、太輕而易舉地妥協,深深地覺得自己的淺薄而畏於發言,有時候感覺找不到共同的語言可以使用,最後還是選擇打開書,讓意識在那其上展開。在過多的訊息之前,我想要做個更單純的感受者,例如書中的文字、一首歌、一句話,可能是我的心靈CPU等級太低了,沒辦法同時處理這麼多的訊息,你可以說我單純,也可以說我沒用,

「你覺得我是不是已經喪失了想像生活的能力了呢?」
「喔不會呀,你看你的門口的春聯多有想像力。你腦袋中想的事情很多的吧。」

生活真的是仁慈的,身邊總是有這樣的人,一句話就可以拉起我,就像我對於104來講演的人所說的30歲理論感到困惑的時候, 也有人告訴我說不要相信那些樣板,我們可以走自己的路的,所以我笑了 :-D



不管你擁有什麼 夢境有生鏽的顏色
你追尋 你放棄 你顫抖


迷失也是你活著的證明
別忘了 你自己


- 鄭宜農《別忘了你自己》
 

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

001:不務正業


就是要追求不務正業的人生

光看我明明就要有作業要交,還有空在那邊架腳架自拍就知道我有多不務正業了,哈哈! 作業都寫不完,每天都好想睡,雖然才開學第三個禮拜,我就感覺上學期的期末其實也蠻輕鬆的,人總是要失去了才知道過去的美好﹝拭淚﹞更糟糕的是我這個浪費時間的高手,不管隔了幾年都沒有學乖,越是忙碌的時候越是喜歡不務正業,看小說、找音樂、逛網拍....東摸西摸地到了最後還是只好熬夜(拭淚)。但我想,我的人生大概就是在追求那種夾縫中求生存的快感吧!

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

chok





從香港同學身上學到的新詞,令人窒息的。頭痛、胃痛、背痛,真的是令人窒息了。感覺自己是個outsider。

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流行歌曲

總算知道唱歌真的是可以抒發心情的,很多難以啟齒的事情,在歌曲之間都可以找到寄託的方式,拿著麥的自己猶如壯士殺敵好像什麼都不怕可以一路直衝一樣。可以說很多的謊話來欺騙自己,但我不想要這樣,如果可以我會寧可自己什麼都沒發現。

平日的下午,沒想到三個人竟然佔了一個中型的包廂,一人一隻麥一張沙發,顯得有點空曠。好樂迪的觸控螢幕看來品質很差,我們抱怨著啊這真的該換了啦現在都已經進展到blahblah代了,而且只有一台電腦服務很差(星聚點真的是太方便了)

看著新進歌單或是熱門排行榜,發現我居然有百分之九十九都不會唱(裡面只有蘇打綠還有E神是我聽過的),驚嘆於自己真的有這麼不發漏流行音樂嘛?一頁點過一頁,最後還是跑去搜尋歌手名稱,點了蘇慧倫的被動、張雨生的大海、陳淑樺的夢醒時分,這些幾年來一直在唱的歌,偶爾穿插己手五月天前三張專輯的歌,還有偶像劇的芭樂情歌。朋友也點了好多至少15年以前的歌,在這些似曾相似的曲子裡,懵懵懂懂地勾勒出小時候坐在電視機前的模樣,那是我幾乎忘記的景象,原來聲音跟記憶如此緊密相連,經過10年以後,不知道會是什麼歌曲讓我聯想到此刻的自己呢?

昨天趁著天晴,自己一個人跑去羅馬廣場看書,夏赫勒說我很給掰,但給掰也是我的人生志願之一,完全ok的。在羅馬廣場曬太陽的時候,突然驚嘆起幾年前的自己,到底哪來時間讀這麼多小說、看這麼多電影和日劇、聽這麼多的音樂、做那麼多的事情,而如今,時間到底都被荒廢在哪裡了呢?


2012年2月8日 星期三

關於肩膀

我喜歡做很多不同的短期工讀,每個周末在不同的地方出沒,說是不同但某程度上也很雷同,大多是活動支援或會議工讀之類的,每一次的打工都可以認識不同學校、不同背景的朋友。只有在這種時候,我才會深刻地體會到,自己是多麼幸運,又是如何地被眾人期待的。

從小到大雖然沒有特異選擇,但我讀的都是別人眼中的升學名校,對於讀書這件事情,很自然地融入在我的生活中,我並沒有特別的反感,或許也沒有特別的喜歡(但我確定我不討厭),隔壁的大嬸會稱讚我聰明,但我想如果聰明代表比較懂得讀書或考試的技巧,那我大概是聰明的吧。高中讀雄女、大學讀政大,學校老師經常說我們未來會是有影響力的人,說某某學長姐在某某知名公司做到了什麼樣的職務,一個簽名一個決策可能對好多家庭有影響,我們這少數人掌握著多數的社會資源,要了解到自己負擔的責任是什麼。我聽了,但懷疑,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說,一個人光是要承擔自己的人生,就已經夠沉重了,為什麼要給我這樣更多的期待呢?

自從我的打工地點離開政大,我到國際會議、到餐廳、到出版社、到展場、到遊樂園、到很多地方,我離開學校教室,走進賣場、走到太陽底下、走到人群之間,騎著摩托車,在戶外曬太陽、在路口發傳單被拒絕、徒手收拾活動過後的垃圾堆、莫名其妙地被排隊等待的人罵,但也有小孩對我微笑、有打工的上司在我去日本時接待了我,我不再害怕在不認識的人面前說話、學會了面對態度很差的路人、有了對每個遇到的服務業人員說謝謝的習慣、也認識了很多來自不同學校不同背景的朋友。在工作場合中,這些來自不同生活環境的朋友,一次又一次的對於我就讀的學校驚嘆。是這些工作上的朋友,讓我徹底了解自己原來是背負著很多人的期待,我能用英文閱讀、學習第二外語、認識一個經濟學家、讀過1984、會去劇院看劇,很多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對於很多人而言卻是不能想像的事情,是這些人,讓我知道我在學校裡所擁有的抱怨、所過的生活,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

向前,可以是隨波逐流,也可以是操之在己,雖然我一路上的政策都是且戰且走,經常不帶計畫,但我會更認真的面對自己的,雖然隨著年歲增長,我真正地感覺到肉體的衰老、體力的衰退、甚至經常感覺心靈疲憊的程度也增加了,但我也更深切地感覺到自己的幸運。雖然偶爾闔上雙眼進入夢鄉之際,我會想起幾年前那個相信打開雙手一定可以掌握世界的自己,雖然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自己已經離我有點遠,但我會珍惜與衰亡共存的成長,努力挺起臂膀承擔以前我感覺莫名的,來自於其他人的期待。

上個周末趁著好天氣去了寶藏巖蓋我們夢想中的小房子。